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7年 第4期

显示方式:
方法研究
基于可靠性的奥运会开幕式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评价
姜乙甲, 于雷, 陈琨, 余柳, 滕怀龙
2007, 25(4): 1-4,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01
摘要:
利用动态交通仿真软件Integration,对奥运会开幕式时奥运公园周边路网交通运行状况进行了仿真,并设计了行程时间稳定性指数,以评价社会车辆在路网中的可靠性状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交通管理和控制策略对于路网可靠性的影响程度.分析结论显示:奥运会开幕前1 h开始,路网中社会车辆的可靠性持续降低,并持续到开幕式后约0.5 h;控制背景交通需求能够显著提高路网的可靠性;而设置奥运交通专用车道,则会使得社会车辆的可靠性降低.
基于需求分析的ITS信息集成策略研究
林鹰, 苏日娜
2007, 25(4): 5-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02
摘要:
对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智能交通系统信息集成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面向需求的信息集成模式.这种模式下,需要对智能交通系统现有资源和信息集成需求进行分析,以便制定合理的智能交通信息集成策略.选择信息集成矩阵分析方法来制定智能交通系统信息集成策略, 并结合实例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步骤.这种方法充分考虑了系统与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完全能够满足智能交通系统信息集成策略制定的要求.
公路运输绩效评价及动态分析
贾强, 刘军, 晏克非
2007, 25(4): 9-1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03
摘要:
公路运输绩效是指公路设施与运输设备的投入和公路客货运输功能与产出的效率实现程度的综合度量.应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8~2005年的公路运输绩效进行了总体评价,并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运输生产效率变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在详实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公路运输绩效的改进方向.
城市干道系统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研究
孟祥海, 陈天恩, 盛洪飞, 姜美利
2007, 25(4): 13-1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04
摘要:
以哈尔滨市干道路网为研究对象,收集到了该路网上468个路段和163个平面交叉口的道路交通数据,以及1999年至2004年所发生的8510起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了事故数据的统计分布特性,应用聚类分析技术确定了路段和交叉口的类别 ,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事故总体和分事故形态的预测模型.论文探讨了高峰时段的事故次数、事故率与路段v/c之间的定量关系.标定出了24个模型,并形成干道系统事故预测模型库.最后,运用所建立的事故预测模型选取了2010年哈尔滨规划路网的一部分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了预测模型是有效的.
基于贪心退火遗传算法的车辆图像分割研究
汤晖, 李润, 许伦辉, 黄艳国
2007, 25(4): 19-21,25.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05
摘要:
针对交通流实时检测系统图像分割的阈值自动优化选取问题,通过将贪心思想和模拟退火思想引入到遗传算法中,设计了贪心退火遗传算法(GAGA),以最大类方差函数作为遗传算法中适应度的评价函数,利用贪心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强和退火遗传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的特点 ,实现图像阈值的自动优化选取.MATLAB仿真数据表明,贪心退火遗传算法较基本遗传算法具有更强的寻优性能.将其应用于交通流检测系统,可增强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和鲁棒性.
基于改进四阶段法的停车换乘系统需求预测模型研究
黄一峰, 靳文舟, 李俊辉
2007, 25(4): 22-25.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06
摘要:
在停车换乘(P&R)需求预测过程中,重点是出行方式的划分和选择,而引入停车换乘系统后,这一基本前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市民一次出行方式和路线的选择要考虑多方式的联合和竞争.因此在方式划分和选择阶段引入多项Logit模型,基于效用最大化理论的前提下,借助EMME/2软件进行需求预测分析.实践和经验证明,文中所建立的模型递推形式有利于计算机编程实现,且有更高的精确度.
基于交通仿真软件的交通组织方案评价研究
李淑庆, 瞿春涛, 单传平, 余波
2007, 25(4): 26-2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07
摘要:
结合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的OD矩阵反推和仿真软件Vissim动态交通分配仿真的技术优势, 提出了一种较实用的交通需求OD推算方法和城市路网动态交通分配仿真技术,建立了城市路网动态交通分配仿真流程,使仿真效果达到了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分析路网规划方案以评价路网交通性能与管理效果的目的,并运用该技术方法对重庆市南坪交通枢纽改善工程组织方案进行比选,得出了交通组织方案的优劣.
基于Vissim仿真的公路环形交叉口中心岛半径优化设计
翟颖, 常玉林
2007, 25(4): 29-31,34.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08
摘要:
环形交叉口的几何设计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为提高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针对原有环形交叉口中心岛设计的不足,通过研究交叉口不同车型比例及车辆行驶轨迹,提出了关于中心岛半径设计的优化建议,建立了适用于公路环形交叉口的中心岛半径设计的优化模型,并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公交IC卡数据处理的换乘矩阵构造方法研究
彭晗, 韩秀华, 田振中, 秦朝举
2007, 25(4): 32-34.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09
摘要:
针对在城市公交换乘枢纽选址中换乘量调查所面临的困难,利用了公交IC卡的大量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得出城市公交线路间的换乘量,进而得到城市公交换乘矩阵,并结合长春市公交换乘枢纽规划实例,将该方法应用到城市公交换乘枢纽选址中去.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出入口OD矩阵估计方法研究
王科, 李杰, 张明武
2007, 25(4): 35-37.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10
摘要:
通过高速公路出入口OD矩阵计算,得到高速公路的断面交通流量,这些数据对于高速公路各项管理措施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针对高速公路出入口OD矩阵推算方法中假设每一留线车辆以等概率驶离高速公路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出入口OD矩阵推算模型,并设计了OD推算神经网络.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推算结果理想,且推算精度得到一定提高.
汽车行业供应链中成员协作信任与冲突研究
王宁, 袁胜军, 黄立平
2007, 25(4): 38-41.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11
摘要:
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创建自主品牌,从传统的供应链向电子化、信息化、同步化转型 过程中,信任与冲突是汽车供应链协同整合的关键因素.针对汽车行业供应链特性及发展趋 势,构建了基于契约信任、知识信任、信誉信任的跨组织信任协调机制,并构建了汽车行业 供应链成员协作信任机制与关系、流程、任务3种冲突的关系模型,研究了不同协作类型供 应链的信任与冲突,指出信息与知识共享是我国汽车行业供应链转型建立信任、解决冲突的 必要措施.
基于VMI和合作博弈的制造业供应链库存控制优化
王锋, 李旭宏, 毛海军
2007, 25(4): 42-45.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12
摘要:
企业供应链的一体化是现代物流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如何提高企业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 也是物流供应链研究重点之一.文中在制造业供应链建立产供销三方的两阶段VMI库存策略的成本目标函数,并在契约和协议的基础上,利用合作博弈及Shapley值法对三方之间的库存成本进行再分配,以达到供应链各方利益均衡.
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交通流状态预测
王辉
2007, 25(4): 46-49.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13
摘要:
研究交通流状态的分类、识别与预测,建立了基于模糊聚类及模式识别的交通流状态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对大量交通流历史特征数据采用模糊聚类法进行状态分类并进行模式识别,得到系统的原始输入输出数据集.建立交通流状态预测的自适应模糊神经系统,以交通流特征数据及其识别结果作为训练数据集进行系统参数及模糊规则的训练与确定,直到误差在控制范围内,并进行系统检测和复核.仿真及其检测和复核结果表明系统预测的准确率在 95%以上.
不确定网络路径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王谷, 过秀成
2007, 25(4): 50-5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14
摘要:
道路事故、道路施工等突发因素干扰了道路正常运营状态,严重时将造成交通网络的局部阻塞;同时道路使用者感知交通网络环境的变化具有多样性和滞后性.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交通网络也呈现出不确定性特征.针对出行时耗需要保障的出行决策优化问题,引入可信性理论体系的测度标准;将路段出行时耗变量模糊处理;构建了在一定显著度水平条件以出行总时耗为优化目标,以出行路径为决策变量的模糊机会约束模型,给出基于模糊模拟的组合优化算法,计算示例表明,模型构建合理,算法有效.
Vissim仿真软件中期望车速的设定方法研究
彭武雄, 朱顺应, 许源, 管菊香, 董红利
2007, 25(4): 53-5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15
摘要:
针对目前车辆运行速度值难以获取,特别是新建道路车辆运行速度更难确定的实际状况,采用交通模拟软件Vissim进行获取,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文中探讨了软件中期望车速的设置单元划分原则,根据平曲线行车安全性和车辆动力学性能重点对平面曲线、纵坡和组合线形处期望车速的大小及设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计算方法.
城市高架路下匝道衔接道路通行能力研究
张旭旻, 李文权
2007, 25(4): 57-60.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16
摘要:
在分析道路衔接的构造特性及交通流特性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技术及可接受间隙理论,综合考虑车辆驶离匝道后汇入地面道路、完成交织运行、顺利进入交叉口的运行过程,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下匝道衔接道路的通行能力模型.结合实际调查数据,通过与Vissim仿真值进行比较,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是有效的.
基于物流信息平台的配送车辆导航系统设计
温惠英, 邢康, 沈芬
2007, 25(4): 61-64,69.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17
摘要:
提出了基于物流信息平台的配送车辆导航的思想,弥补了现有车辆导航系统无法适应物流配送车辆特性的不足,较好地解决了物流配送车辆导航的问题;对基于物流信息平台的配送车辆导航系统的功能模块、总体结构进行设计,分析了其数据流程,并对配送车辆导航系统与物流信息平台之间的信息关联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本系统的优势.
信息动态
2007, 25(4).
摘要:
系统研制
分布式铁路客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张艳, 佟加蒙
2007, 25(4): 65-69.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18
摘要:
针对传统铁路客票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分布式铁路客票系统.给出系统结构模型,设计并实现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并通过流量估计与预期票分配处理技术来缓解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拥塞.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ACTRA的建设和应用
尚德申, 石建军, 隋莉颖, 车广侠, 姜玲
2007, 25(4): 70-72,77.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19
摘要:
对新一代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ACTRA)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国内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系统的工作模式和模块化设计的结构特点,重点对系统的控制优化算法进行了研究,对Sy nchro仿真软件在ACTRA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交通信号PLC控制程序设计
刘广萍, 胡春萍
2007, 25(4): 73-77.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20
摘要:
PLC在工业控制领域具有相当的优势,得到广泛的应用.阐述了应用PLC实现交通控制的优越性;对PLC应用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进行了介绍;根据实际交通信号的控制要求 ,基于松下FP-X型PLC,给出了几种典型的交通信号PLC控制程序.
高速公路紧急救援系统的体系框架与实施方案研究
柴干, 杨晓光
2007, 25(4): 78-81.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21
摘要:
根据国内现有高速公路交通紧急救援系统的运行现状,以未来智能化交通系统技术的应用为背景,提出了高速公路紧急救援系统的需求分析、逻辑框架和物理框架,并给出了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实施方案.
多层logit模型在TransCAD上的实现
高婷, 许源
2007, 25(4): 82-84,8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22
摘要:
概括地介绍了NL模型,并探讨了NL模型的关键问题--关于确定上下层结点的效用关联,重点分析了它在TransCAD上的实现过程及注意要点,并结合一实例阐述了NL模型在TransCAD中参数估计和应用的步骤.
FZ-10C型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检测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严朝勇, 李怀俊, 蒋波
2007, 25(4): 85-8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23
摘要:
根据广东省汽车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升级改造的有关技术要求,开发了FZ-10C型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制动检测软件,并对该制动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单片机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设计了制动检测程序,通过检测数据分析,表明了系统的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一种基于边缘颜色的彩色车牌定位算法
薛宏全, 杨琳
2007, 25(4): 89-91.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24
摘要:
为解决车牌识别中车牌定位问题,根据车牌局域颜色变化、车牌宽高、车牌中字符数及车牌中字符颜色变化等特征,提出了基于边缘颜色的车牌定位算法;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克服光线和天气变化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定位精度高达98.4%.
技术开发
沥青路面损坏模式识别技术研究
邵世鑫
2007, 25(4): 92-95.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25
摘要:
结合我国公路养护管理需要,研究了路面图像处理和损坏模式识别技术,提出了沥青路面损坏模式识别方法,解决了多种损坏类型并存图像的损坏模式识别关键技术.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依次分析、诊断坑槽、龟裂、块裂、纵裂和横裂等损坏,然后确定各类损坏的区域、量化损坏面积和长度,计算路面损坏率.实例验证表明,文章所介绍的路面损坏模式识别软件能有效地识别路面的坑槽、龟裂、不规则裂缝、纵裂和横裂,识别率达到95%以上.
BP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法在汽车保有量预测中的应用
何明, 过秀成
2007, 25(4): 96-99.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26
摘要:
针对影响汽车保有量预测的多个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提炼出较少的与线性无关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汽车保有量进行了预测,最后通过实例, 将BP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结果和非线性模拟与全要素BP神经网络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得知BP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法在运算效率、运算精度上较优.
汽车电子设备语音多功能实习台的设计
姜斯平, 庞新磊
2007, 25(4): 100-10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27
摘要: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汽车电子设备语音多功能实习台,分析了其特点,并对其控制部分的软、硬件进行了描述.
计算机在互通匝道中桩坐标计算中的应用
黄蕾鸣
2007, 25(4): 103-105.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28
摘要:
根据互通匝倒中桩在坐标计算都存在从HZ点开始计到HY点、或从HY点计到HZ点,或从一HY 点到另一HY点的特点.利用便携式CASIQFX-4800P计算机进行编程计算得到桩的坐标.该方法不仅简便,还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基于ANSYS二次开发的实体单元模型内力图的实现
熊刚, 杨立坡
2007, 25(4): 106-108,11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29
摘要:
当依据规范对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验算时,需掌握其内力状态.有限单元法对复杂结构进行内力分析有时需要采用空间实体单元,而ANSYS软件不能直接输出实体单元模型的内力图,需另行开发.文中介绍了利用软件后处理中的面操作,通过面积分和矩阵运算并编制APDL宏程序求实体单元模型内力图的方法.给出了4种不同截面形式的连续梁求内力图示例,并对实体单元模型的有限元解与采用三弯矩方程求得的理论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所述方法可以方便地求得实体单元模型的内力图.
湛江港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陈国华
2007, 25(4): 109-11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30
摘要:
概述了湛江港集团有限公司视频监控系统的开发需求、设计原则、总体架构、功能及相关设备,介绍了视频监控系统的特点,为港口作业过程控制及监控管理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手段及更为可靠的工作模式.
武汉市交通建设项目质量检测与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涂平晖, 包铭翮, 李婷, 张恒喜
2007, 25(4): 113-11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31
摘要:
为了适应我国交通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交通建设项目质量检验与评估进行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采用Microsoft.Net技术,运用Asp.Net技术实现B/S 3层体系结构,对交通建设项目质量检测与评估系统的总体结构、网络结构和系统功能进行了设计, 并对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给出了部分用户界面实现示例.
曲梁独柱支承预设偏心研究
彭荣
2007, 25(4): 117-120.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7.04.032
摘要:
阐述了预设偏心能改善独柱支撑曲梁受力特性的原理,通过实例分析设置不同偏心值对相同半径曲梁内力的影响、以及不同偏心值对不同半径曲梁的内力影响,并得出了具有一般规律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