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第2期

本期导读
2009, 27(2).
摘要:
信息动态
2009, 27(2).
摘要:
特约专稿
大交通模式下的ITS体系框架研究
徐建闽, 林思, 焦光庭, 徐萌
2009, 27(2): 1-4,50.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01
摘要:
为了统筹指导城市ITS建设,发挥大交通管理的优势,实现综合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大交通模式下的ITS体系框架,对框架的4个层次--基础层、数据层、应用层、表现层分别进行了展开,同时提出了"一套保障体系",为城市ITS建设提供保障措施.
部省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关键技术研究
宫生晨, 高翔
2009, 27(2): 5-9,14.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02
摘要:
介绍了部省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关键技术,部省道路运输信息系统综合应用通信网络、数据采集及数据库技术,以协同工作平台为支撑,实现了基于门户网站的全国道路运输信息服务.系统体系框架由基础设施支撑平台、协同工作平台、业务管理应用系统和业务服务系统构成.在各省数据采集基础上,综合评判了触发器、时间戳和数据库分时复制等3种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数据交换指标的关联方案.
方法研究与探讨
导航电子地图增量更新方法研究
杨兆升, 汪健, 李丽丽
2009, 27(2): 10-14.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03
摘要:
目前车辆导航系统中通常以阶段性的更换数据的方式来更新地图数据,这一方法已不能满足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库对数据现势性的要求.基于邻接表的路网拓扑结构,采用增量更新的方法,实现了中心端和车载端的导航电子地图的更新,并在更新过程中对拓扑关系进行了维护,避免了对整个路网的拓扑重构,并对该方案进行了试验和分析.
重庆市环城高速公路交通运行分析
杜彩军, 刘振华, 王俊波
2009, 27(2): 15-1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04
摘要: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城高速公路建设日益增多,有关环路理论的研究多偏向于定性分析,而定量分析和研究不足,更缺少对已建成环城高速公路的实际交通运行分析.文中基于环城高速公路上车流运行的特点、环城高速公路的类型及其发挥的功能作用,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运用定量分析方法,以重庆内环高速公路为例,分析研究环城高速公路上内部交通流、进出交通流和过境交通流的实际运营情况,可以看出环城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与运营需要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所引发的各种交通需求,尽量与城市内部及外部路网相协调,并需审慎决策.
外部交通区划分方法的改进研究
苏冬冬, 陈大伟, 李旭宏, 徐中
2009, 27(2): 19-21,47.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05
摘要:
外部交通区的划分是资料收集和需求预测的基础.分析了运输需求预测中常见的外部交通区划分方法,找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对外运输需求的概率分布模型,提出了改进的外部交通区划分方法.并基于改进的外部交通区划分,提出了对外运输需求方式分担预测的思路和步骤.最后,结合河南省驻马店市综合客运需求现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外部交通区划分方法能在不进行OD调查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方式分担预测的误差,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交通路网数据自动增量识别与技术更新
朱丽云, 温慧敏
2009, 27(2): 22-24,55.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06
摘要:
道路网络数据是进行交通分析研究、规划设计的基础,为保证数据的现时性,时间和版本的继承性,交通部门需要参考不同来源数据对路网进行更新,文中针对这种专业现状和需求,提出了1种以各种来源新采集路网矢量数据为参考,进行快速、准确自动增量识别及增量更新的技术方法,从而大大减轻路网数据每年更新维护的时间与人力投入.
面向北京市路网特点的新型路径诱导算法及实现
陆阳, 胡坚明, 张佐, 王顺智, 高逸涵
2009, 27(2): 25-2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07
摘要:
结合北京市实际路网的固有特点,在基于Dijkstra算法的传统路径诱导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的路径诱导算法,包含环路优先和支路优先2种路径诱导策略.引入了饱和度的概念对道路进行赋权,应用Google Earth技术实现了2种路径诱导.
道路车辆不良汇入驾驶行为的模型构建
裴玉龙, 漆巍巍
2009, 27(2): 29-31.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08
摘要:
针对当前国内关于不良汇入驾驶行为模型研究的空白,从概率统计和博弈论角度量化分析该行为.基于哈尔滨市高峰和平峰时段的定点视频调查数据,分析了汽车不良汇入驾驶行为的基本统计特性,给出了累计频率分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临界汇入间隙时间不足4 s时,车辆汇入行为可界定为不良行为.进而,引入双人混合战略模型,从纳什均衡角度分析了支路汇入主路不良行为的发生概率.
车辆动力传动系建模与整车性能仿真
董金松, 许洪国, 张荣辉, 游峰, 张红卫
2009, 27(2): 32-34.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09
摘要:
动力传动系性能是影响车辆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重要因素,而发动机数学模型是整车性能模拟计算的重要依据.文中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获取发动机外特性的转速一元函数,运用曲面拟合法获取基于发动机转速和转矩的二元函数万有特性模型,运用Matlab建立整车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计算机仿真平台.数值仿真计算和道路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计算方法及仿真平台设计是正确的,模拟计算值有效、可靠.
单点交叉口信号控制及仿真
孙超, 徐建闽
2009, 27(2): 35-3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10
摘要:
针对交叉口交通流运行的高度复杂性和随机性,提出了一种多相位模糊控制方案.即根据交警在指挥交通时的思想,是否对某相位放行以及是否需要给此相位绿灯延时,取决于此相位排队长度和下一相位排队长度的综合比较.也就是用当前相和后继相的车辆等待长度决定信号配时.与交警的控制目标一致,即尽可能地提高整个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降低车流的平均延误.借助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设计了二维模糊控制器,并在SimuLink环境下以车流的平均延误为评价指标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交通时段下与常规的定时控制相比,显示出了模糊控制的优越性,尤其在低流量交通条件下.最后,分析了不同自调因子对模糊控制器控制效果的影响.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评价方法研究
苑雷, 祖永昶, 王长君
2009, 27(2): 39-42,7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11
摘要: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地评价体系,导致很多城市未能选择与实际交通情况相符合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盲目建设.文章在控制系统常见的控制方式基础上,考虑评价范围内交通效益影响因素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控制系统评价指标、方法.通过实例测试,表明此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快速路出口匝道衔接道路控制仿真研究
曲昭伟, 王立明, 金盛
2009, 27(2): 43-47.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12
摘要:
针对快速路出口匝道区域拥挤问题,建立了出口匝道衔接道路(即辅路)控制仿真模型,并通过Vissim验证,对比分析出口匝道衔接道路(辅路)在不控制、让行控制、定时控制和自适应信号控制下交通流的运行特性以及控制效果.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研究发现:在辅路让行出口匝道车辆优先驶出时,控制效果最佳;当让行控制失效影响出口匝道车辆驶出时,辅路控制是必要的;自适应信号控制能够取得最好的控制效果,总延误约可减少42%,特别是对主线交通状态的改善更可达46%以上.
人体跳跃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陈静, 徐桂敏, 邱长青, 刘洋
2009, 27(2): 48-50.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13
摘要:
跳跃是人类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也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技能之一,是人体运用自身的能力或借助一定的器材,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使人体腾越尽可能的高度或远度的运动.文中通过爱捷运动图像测量系统对运动员运动过程进行解析,得到图片、相关参数以及分析结果,在总结人体跳跃过程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三段式多刚体(弹簧-质量)人体跳跃模型,并推导出其运动方程.
线性规划综合运输网络合理规模研究
何流, 陈大伟, 李旭宏
2009, 27(2): 51-55.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14
摘要:
综合运输网络规模计算是评价现状综合运输网络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拟定规划网络方案的重要基础.从提高区域综合运输网络规模预测的科学性和协调性出发,以费用最省、时间最短、投资最低、环境影响最小为多个决策目标,分别以合理的客货运需求结构和各方式可能的规模为约束条件,建立Fuzzy线性预测模型.通过综合周转量分析方法,将综合运输规模预测问题转化为综合客货运方式结构优化问题,求得本问题模型的多目标折衷最优解.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方式结构和规模的限制下,任何区域内都能够确定一种适合本区域的最佳方式规模组合,使得广义成本最小.
信号交叉口转向可变车道长度研究
周立平, 董红利
2009, 27(2): 56-58,6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15
摘要:
从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和路权角度出发,提出了转向可变车道的概念,并且分析其设置的原则及条件.在此基础上,从交叉口的道路交通条件及通行效率方面考虑,建立了转向可变车道长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计算模型.通过Vissim仿真模拟,从排队长度、延误和停车次数方面分析了转向可变车道的应用效果.
基于RBF神经网络逆系统的多变量解耦控制
王丽萍, 董江辉
2009, 27(2): 59-6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16
摘要:
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多变量耦合系统难以实现解耦的问题,建立了一种改进的规划算法的RBF神经网络逆系统,构造了多变量神经网络控制器,用来对多变量耦合系统进行解耦控制.对一组给定的二变量耦合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进化规划算法的RBF神经网络逆系统的解耦控制不仅超调量小、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而且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该解耦控制使得解耦后的多变量系统具备良好的动、静态特性,达到了理想的控制效果.
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在城市停车诱导分区的应用
华剑烽, 常玉林
2009, 27(2): 63-6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17
摘要:
停车诱导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城市日益严重的停车问题,而在停车诱导系统的规划设计中,涉及到停车诱导区域的划分问题.文中提出了划分的方法,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停车诱导分区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最后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定量地对停车诱导区域的划分进行研究,能更好的进行方案的评价和选择,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城市铁路客运站换乘评价仿真研究
徐良杰, 张灿
2009, 27(2): 67-69.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18
摘要:
在城市铁路客运站换乘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离散仿真软件Arena建立了换乘仿真模型,开发了旅客生成、信息服务、通道、楼梯、连接设施、检票等功能模块.以汉口火车站为例,建立了仿真模型.通过现状仿真实验,得出换乘水平等级为D.提出汉口火车站换乘改造方案.通过对改造方案的仿真实验,得出换乘水平为B,表明改造方案有助于提高换乘水平.
高速公路可变限速中大车混入因素研究
徐婷, 孙小端, 贺玉龙, 谢昌荣
2009, 27(2): 70-7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19
摘要:
制定限速是防止超速的一项重要措施.文中介绍了可变限速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作原理以及应用情况.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了大车的时间分布规律,对车流速度以及速度差的影响.介绍了基于大车比例的可变限速值确定的流程及限速数值,建立起大车比例与运行速度的关系.可变限速的实时性可以提供给驾驶员更准确的路况信息.
适于动态导航系统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判别
傅惠, 赵丽红, 胡刚, 许伦辉, 张建栋
2009, 27(2): 73-7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20
摘要: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是动态导航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从城市道路交通流系统的高度复杂性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方法.首先,利用灰关联熵分析方法选取交通状态的关键性特征指标;然后,建立交通状态判别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对其进行离线训练;最后,应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进行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在线判别.实验表明,用于城市快速路的交通流状态判别方法效果良好.
流量不对称"十"字交叉口信号相位设计方法研究
张亮, 张存保
2009, 27(2): 77-80,84.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21
摘要:
分析了流量不对称情况下对称流向放行相位方案的局限性.针对到达流量不对称的十字交叉口,运用经典的信号配时方法和延误模型计算对称流向放行和单进口放行2种相位设计方案下交叉口的平均延误,确定了不同交通需求情况下应选取的相位设计方案.结果表明,与对称流向放行方案相比,单进口放行方案在流量不对称系数较大时有一定的优越性.
交通安全
城市快速路交通事故特性分析及安全评价
裴玉龙, 王连震
2009, 27(2): 81-84.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22
摘要:
以哈尔滨市3条快速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从时间分布、事故形态、事故成因等角度,探讨了城市快速路交通事故的特性.选取行车道宽度、交通饱和度、标志设施等9个指标,建立了城市快速路交通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快速路交通安全评价模型.应用案例表明,哈尔滨市和兴路的交通安全水平相对最好,公滨路交通安全水平较低,该结果与运用相对事故率法所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流楼道疏散仿真研究
周金旺, 刘慕仁, 孔令江
2009, 27(2): 85-87,99.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23
摘要:
根据行人运动的实际特点,提出了一种概率型元胞自动机疏散模型,对某教学楼层楼道疏散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了楼道宽度对疏散过程的影响,多次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再现行人疏散过程;楼道宽度对疏散过程有较大的影响,但随着楼道宽度的增大,对疏散时间的影响越来越小.
基于时间序列挖掘的隧道交通事件分析
尚军亮, 方敏, 张晓松
2009, 27(2): 88-91.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24
摘要:
为了及时发现隧道内交通安全隐患,尽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针对现有隧道交通事件预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引入时间序列法,建立了隧道交通事件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快捷地得出事故影响因素的预测值,预测出道路交通事件总体发展趋势.实验证明,模型能很好地适应于道路交通事故预测,同时具备了资料较少,建模简单,计算快捷等优点.
车道变换进程中驾驶员视点转移特性研究
裴玉龙, 于涛
2009, 27(2): 92-95.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25
摘要:
针对车道变换进程中驾驶员视点转移数据较少的问题,设计了实际跟车数据采集方案,以哈尔滨市小客车和大客车驾驶员作为观察对象,拍摄记录了他们在车道变换进程中的视点变换情况,如注视时间及注视点变化等数据.筛选759次车道变换数据作为有效样本,着重分析了驾驶员各视点停留概率和两视点之间转移概率的分布规律,得到驾驶员在车道变换进程中的注意力分配特性,为制定驾驶员车道变换操作准则和开发车道变换预警系统等研究奠定基础.
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智能化分析
吴丽娜, 裴玉龙
2009, 27(2): 96-99.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26
摘要:
事故的产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事故数据存储较为复杂,但却可以根据其规律性进行事故智能化分析并进行多发点的鉴别.质量控制法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但由于其忽略了事故的严重程度对事故多发点的影响.文中从事故严重程度这一角度对质量控制法进行改进,利用威布尔分布函数对当量事故数进行分析,以拟合的威布尔函数计算平均当量事故率,修正了质量控制法.修正后的质量控制法能够提高质量控制法的应用范围和鉴别效果,鉴别结果更准确.
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研究
袁浩, 史桂芳, 汤振农, 程建川
2009, 27(2): 100-103.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27
摘要:
通过对已有的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鉴别方法的分析,在累计频率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通过程序以一定的步长重新划分路段单元,多次搜索事故多发路段位置,并进行精简合并处理.结果表明可以有效的减少事故多发路段鉴别遗漏,并准确定位.数据分析表明了事故多发路段的死亡人数和事故数量远高于正常路段,因此通过对事故多发路段的整治可有效的增加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智能体(Agent)技术在交通枢纽仿真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张娜, 陈震, 陈彬, 吕涛, 王甦菁
2009, 27(2): 104-106,111.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28
摘要:
将Agent技术应用于交通枢纽仿真,以导入的AutoCAD枢纽模型文件和用户绘制的逻辑区作为仿真场景,智能体以逻辑设施节点的转向比例方式选择路径,结合社会力模型, 模拟了行人在枢纽内的目标选择、行走、避让和排队行为,实现了行人智能体在枢纽内的自由行走,揭示出枢纽内客流瓶颈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系统研究
基于速度分类算法的交通事件实时视频检测
张盈盈, 张路, 蔡豫, 姚丹亚
2009, 27(2): 107-111.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29
摘要:
交通事件实时视频检测技术是当前流行的事件检测技术.通过对交通事件的特征分析,综合对比面积分布和速度分布信息对视频检测效果的影响,提出基于速度分类算法的交通事件实时视频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运动目标的速度提取算法以及事件判定准则,并完成事件判定.最终给出算法的实际场景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内河综合海事应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黄立文, 宫福忠, 文元桥
2009, 27(2): 112-114,11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30
摘要:
根据内河水域水上突发事件应急流程,对软件数据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层次框架体系结构.系统从下向上依次是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和应用层.在此软件体系结构基础上,建立了内河水域的综合海事应急管理系统.系统由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管理、电子江图、报表管理、网络管理和系统管理及维护7大模块组成,系统的应用,为接警、应急事件的处理提供了方便.
交通信号模拟演示控制机的设计与实现
夏海龙, 徐建闽, 曹成涛
2009, 27(2): 115-11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31
摘要:
基于现代城市交通控制的要求以及作为科技人员研究交通信号控制的模拟演示平台的需要,设计并实现了交通信号模拟演示控制机,阐述了交通信号模拟演示控制机的结构与功能,并对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软件流程进行了分析.
多通道汽车驾驶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王锴, 高嵩, 吴超仲
2009, 27(2): 119-12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32
摘要:
采用多通道技术建立的汽车驾驶模拟器视景系统,可以给用户带来很强的沉浸感.分析了常用多通道视景设计中的问题,提出了1种基于离轴投影的视域分配方法,设计并实现了1种视景同步方案.实验证明,运用以上方法实现的视景系统,完全满足了汽车驾驶模拟器对视景系统的要求.
多功能路面检测车网络通信系统设计
许天祥, 陈先桥
2009, 27(2): 123-12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33
摘要:
在多功能路面检测车系统设计中,由于采集的数据量巨大、实行性要求极高,需要多台计算机协同工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如何实现有效的网络环境下的集中管理,是系统成功开发的关键.针对这一特殊要求,介绍了多功能路面检测车的系统架构、网络通信模型、及网络通信协议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对系统中各主机的流畅管理.
基于北斗/GPS/BGAN卫星技术的应急指挥监控系统
王孝广, 陈伟, 刘建, 汪宏宇
2009, 27(2): 127-130.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34
摘要:
分析了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传统车辆监控方式,在传统车辆监控模式的基础上,设计集成了北斗卫星链路和宽频全球区域网络系统(BGAN)卫星链路,解决了传统车辆监控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车辆目标无盲区动态监控和视频采集,并成功应用于新疆公众卫星导航监控系统.
终端区空中交通管制专家系统的设计
武喜萍, 李海峰
2009, 27(2): 131-133.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35
摘要:
介绍了专家系统的结构和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应用,分析空中交通管制专家系统的构建过程,提出武汉天河机场终端区空中交通管制专家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该系统不但可以高效的为进场飞机进行排序,对飞机进行实时监视,而且还可以提高空管工作自动化水平.
技术开发
可外接充电式HEV的研究与发展
陈树勇, 陈全世, 田光宇, 仇斌
2009, 27(2): 134-139.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36
摘要:
能源、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排放是影响今后汽车技术发展的3大问题.可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是向最终的清洁能源汽车过渡的最佳方案之一.给出了电动汽车的拓扑分类,介绍了PHEV的主要特点、动力系统结构以及国内外关于PHEV的发展历程.讨论了电池组的工作模式和特点,针对PHEV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并结合我国国情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对我国PHEV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基于Vissim的公交停靠站有效泊位数分析
龚晓岚, 魏中华
2009, 27(2): 140-14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37
摘要:
在公交车辆相同的延误情况下,以多个泊位公交停靠站能服务的公交车辆到达率与单个泊位的公交车辆到达率比值作为确定有效泊位数的方法,通过Vissim建立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仿真模型,结合相关数据,对不同泊位下公交停靠站的有效泊位进行了分析计算.
脉动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李杰, 黄民水
2009, 27(2): 143-145.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38
摘要:
基于脉动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对某公路桥梁进行了健康状况评估.基于ANSYS对该桥梁的新、旧桥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出了其横竖向前两阶频率.通过脉动试验,得出了新、旧桥的横竖向前两阶测试频率.经过比较可以看出桥梁的刚度和整体性有所加强,动力性能较好.
联拱隧道二次衬砌的时机和荷载分析
李之达, 黄强, 汤天明, 张琼武
2009, 27(2): 146-149.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39
摘要:
结合某联拱隧道现场监测,对洞周收敛和拱顶沉降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通过分析拱顶收敛和洞周收敛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隧道受力与二次衬砌施作最佳时机之间的关系;洞周位移黏弹性分析表明,在开挖46 d后,围岩已趋于稳定,二次衬砌最终受力较小,可以进行二次衬砌作业.
现代船岸通信技术及应用
杨涛
2009, 27(2): 150-151,155.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40
摘要:
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以往依靠人力与手工处理的船舶常规管理手段.文中介绍了现代船岸通信技术,实现船舶和岸基局域网中全部或者部分数据采用标准化的格式进行传输,具有集电传、传真和电子邮件等功能和双向同时高速数据传输的优点,为船岸共同管理、提高管理可靠性提供了保证.
基于CAN-LIN总线汽车车身电控系统仿真分析
彭何欢, 刘建军, 彭樟林, 黄金鹏, 张培培, 邵千钧
2009, 27(2): 152-155.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2.041
摘要: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网络越来越多的运用在现代汽车中,它可以实现线束的减少和数据资源的共享.而基于CAN-LIN总线的汽车网络还在开发当中,为了减少开发成本,节约资源,采用CANalyzer软件对汽车车身电控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分析数据得出平均延迟时间和数据传输速度对网络负载的影响,并同时得到监控网络负载和延迟时间的情况.